寒假读书杂记(1)

      寒假前从图书馆借了本《易经》解说,本想研究下,不曾想居然是二合一的,反面是《道德经》,于是又翻了翻。这本书名是《一生受用的…智慧》(一系列的),内容大致是先是一段原文,然后是翻译,再是一个学生应用,一个商战应用,一个做人与处世的应用。

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很有幸听了刘爱军老师的孙子兵法课,期间受益非浅。他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,读古人的书读到的是智慧,读今人的书大抵读到的是知识与方法。在这本书中我就觉得很深刻的体现了这一句话。一段经文,读原文与读翻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细细琢磨方得其中滋味,犹如品茶,真正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。我妄加揣测,这本书出版的意图大概是让人们尽快的得到书中的精髓,于是写了各种应用。可我总觉的有狗尾续貂之嫌,读所谓的应用感觉都是管中窥豹,就像方便面一样,虽然得其滋味,但是精髓尽失。

现代社会的节奏比古时候要快的多,人们总是想用最快捷的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,这就是时代的特点。但对于读书来说,欲速则不达,快餐永远只是快餐。有天晚上和一个老师聊天的时候,谈到中国古代文化,他说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糟粕,当然这句话没错,我也同意。可是在跟他聊天的时候,他却更多的流露出一种偏向于全盘否定的倾向。其实不仅仅是他,我感觉我认识的很多人对中国古代文化没兴趣,不过也许在他们看来是我比较古板吧。可是如果谈到一些为人处世,大家又津津乐道,什么勾心斗角,尔虞我诈的。虽然时代在变更,可有一样东西不会变,人性。

考研的时候天天学马哲,记得碰到过这样一题,“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,其实我始终都认为这句话是对的,但为了考试我还是得昧着良心的给他打叉。(想起来我学马哲一直都学的很痛苦,虽然里头大部分我还是很认同的,但是有些地方分歧很大,都得昧着自己的良心给他强记。)比如人性,应该也是道的一种表现,是有规可循的。古人写了很多关于修身养性,为人处世的传世名著,为什么能流传至今仍为人乐道?我觉得因为他们永不过时。有人就反驳过说里面很多观点于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,确实也说的不假。但是读古人的书,从中能够感受得到它在得出这一观点中所蕴涵的智慧。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是这样写的:

“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夫知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”

从表面来看,是一种驭民之术,让老百姓各安其所,从而达到无为之治,说穿了就是愚民政策。千百年来,封建统治者也一直奉行的也正是这种“愚民”政策,拿到现在当然是一种封建思想,应该屏弃。但想想,其中还蕴涵了更深刻的东西,民性。具体是什么,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说过了:“道,可道,非常道”,就是说:道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如果能用言辞表达出来,就不是永恒的“道”。虽然看起来这句话像一句诡辩,但无可否认其中的道理。

提到老子,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联想到“无为”,想起看过的一部电影——《老鼠爱上猫》,那里头的皇帝整天都无所作为,到最后他表露了自己的意图,说自己是奉行无为之治,想让天下太平。现在回想起来,实在荒唐可笑。我怀疑这部片子的导演恐怕没读过老子,居然把无为单纯的理解为无所作为。我觉得老子对无为最好的解释莫过于这几句话,分享一下:

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弗辞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

“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”

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为之而有以为。”